系不和,她这个做姐姐要给他更多温暖——实则是学了一身屠龙的本领,却苦于嫁了个二十孝好老公,无处施展——于是哪怕自己都有家庭了,还不遗余力地各种侦查高程的小三,并逮着机会就和他分享成果。
高岚一来,沈逸林必然要跟着来。
他从小在女方偏强势的家庭下长大,学得很乖巧,像个女孩子,礼貌又懂事。
但缺点也是乖巧,娇滴滴的,做什么都些畏缩,完全没有男孩子的皮实,加上他同时还继承了他妈的八卦,喜欢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人——高宴每次带他就觉得心累。
除了高岚和沈逸林,外公外婆也是要来,说什么高中阶段很关键,生怕他有一点过得不如意,影响了考大学——
这期间要再遇上高程和严裕华回来吵一架,或者高程的小三常找上门——
其狗血程度简直得堪比电视剧,光是想想,就够高宴头疼。
节假日,高宴能约朋友就约朋友,不能约朋友就用学习做借口,躲在学校享清净。
学校图书馆外有一荷花池,荷花池旁有一凉亭,在夏日郁郁葱葱的绿植掩映下格外幽静。
高宴某天在家里又看了一出大戏,烦躁地逃到学校,见凉亭四下无人,直接躺在那里睡一下午。
醒来时,听到有人在湖边念书。
那人正是余欢。
高宴在数学老师的办公室见过她,瘦瘦弱弱一女生,但数学格外厉害,有时数学老师自己思维短路,解不出题,就让她先做——
高宴还曾见她帮数学老师批改作业,数学老师则在一旁念叨她,要她再努力一点,因为学校奖学金只发给年级前八名,而余欢很不幸的,正好是那第九个。
可能正是她的倒霉让他印象深刻,他站在门口,一下子就记住了她的名字。
高宴在荷花池边遇到余欢的时,她正坐在池塘旁边的一块石头上,手里拿着一篇英语美文精选——
老师说她英文不好,是拿不到奖学金的关键,于是,她就和英语死磕。
她英文发音稍稍有些不标准,口音也很重,但念书的感情却是很投入——
高宴坐在凉亭里默默听她读了两篇,不觉得难受,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感。
像听相声。
那些烦着他的事情,也暂时地从他脑海里消失了。
高宴后来没事就喜欢去凉亭。
余欢的英文在她有意识的纠正下,从一开始的生硬别扭,喜感十足,到后来,变得标准而流畅——
进步颇大。
但都能让他暂时忘了那些焦躁和烦恼。
他听得多了,对她也渐渐生出好感,仿佛她是他一位相识已久的朋友。
尤其那次暴雨送她回家后,他从数学老师那里得知,她寄住她大伯家,而她大伯家有两个聒噪小孩——
他更是从她一到周末就和他一样赖在学校的行为里,找到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感觉。
但他始终没有主动找她攀谈。
谈什么呢?摒除某些共性,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类型的人。他们的追求是不同的追求,他们的烦恼是不同的烦恼。
他如果同她说他有烦恼,她可能会说他饱汉不知饿汉饥。
他于是从没想过要打破什么,直到那封情书。
那封情书没有署名,但他认得她的字迹
他确定是她写的,除了字迹,还因为他亲眼见到了她在池塘边创作它的过程——
她在池塘边念博尔赫斯的诗:
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?
我给你瘦落的街道、绝望的落日、荒郊的月亮。
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。
…………
比起她略显滑稽的英文,她中文字正腔圆,配合她清冷的音色,有种莫名的魔力,仿佛一下子就能带人进入某种意境。
那天,他听她念了无数首情诗:俗套的,热烈的、别致的、高远的……
就在他好奇到底是哪个男生那么厉害,能让她绞尽脑汁地表达爱意时——
他收到了那封情书。
第35章不平
她怎么会给他写情书?
他们根本都没有说过几句话——
但如果她和那些“知好色而慕少艾”的女生一样呢?
那次暴雨事件过后,在一些公共场合,他明显感觉到她的视线也会有意无意停在他身上——
难道她真对他有意思?
那年,高宴高二,严裕华刚被确诊出癌症,家里生意不得已要更多地指望高程,而本来打算等高宴一考上大学就出国的高岚夫妇,也不得已再次搁置了移民计划——
两个家庭都生出了新的矛盾。
日子鸡飞狗跳的,高宴根本没想过谈恋爱。
但如果对象是余欢,就算要拒绝,也应该尽量用一种柔和的方式——
高宴这么想着,等到了情书上的地方赴约时,却见到了新来的转校生。
“情书是你写的?”高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心头居然有种说不清的、隐隐的失落。
“……是啊。”对方有些心虚地承认。
“是吗,
高岚一来,沈逸林必然要跟着来。
他从小在女方偏强势的家庭下长大,学得很乖巧,像个女孩子,礼貌又懂事。
但缺点也是乖巧,娇滴滴的,做什么都些畏缩,完全没有男孩子的皮实,加上他同时还继承了他妈的八卦,喜欢像个跟屁虫一样粘着人——高宴每次带他就觉得心累。
除了高岚和沈逸林,外公外婆也是要来,说什么高中阶段很关键,生怕他有一点过得不如意,影响了考大学——
这期间要再遇上高程和严裕华回来吵一架,或者高程的小三常找上门——
其狗血程度简直得堪比电视剧,光是想想,就够高宴头疼。
节假日,高宴能约朋友就约朋友,不能约朋友就用学习做借口,躲在学校享清净。
学校图书馆外有一荷花池,荷花池旁有一凉亭,在夏日郁郁葱葱的绿植掩映下格外幽静。
高宴某天在家里又看了一出大戏,烦躁地逃到学校,见凉亭四下无人,直接躺在那里睡一下午。
醒来时,听到有人在湖边念书。
那人正是余欢。
高宴在数学老师的办公室见过她,瘦瘦弱弱一女生,但数学格外厉害,有时数学老师自己思维短路,解不出题,就让她先做——
高宴还曾见她帮数学老师批改作业,数学老师则在一旁念叨她,要她再努力一点,因为学校奖学金只发给年级前八名,而余欢很不幸的,正好是那第九个。
可能正是她的倒霉让他印象深刻,他站在门口,一下子就记住了她的名字。
高宴在荷花池边遇到余欢的时,她正坐在池塘旁边的一块石头上,手里拿着一篇英语美文精选——
老师说她英文不好,是拿不到奖学金的关键,于是,她就和英语死磕。
她英文发音稍稍有些不标准,口音也很重,但念书的感情却是很投入——
高宴坐在凉亭里默默听她读了两篇,不觉得难受,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喜感。
像听相声。
那些烦着他的事情,也暂时地从他脑海里消失了。
高宴后来没事就喜欢去凉亭。
余欢的英文在她有意识的纠正下,从一开始的生硬别扭,喜感十足,到后来,变得标准而流畅——
进步颇大。
但都能让他暂时忘了那些焦躁和烦恼。
他听得多了,对她也渐渐生出好感,仿佛她是他一位相识已久的朋友。
尤其那次暴雨送她回家后,他从数学老师那里得知,她寄住她大伯家,而她大伯家有两个聒噪小孩——
他更是从她一到周末就和他一样赖在学校的行为里,找到了一点同病相怜的感觉。
但他始终没有主动找她攀谈。
谈什么呢?摒除某些共性,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类型的人。他们的追求是不同的追求,他们的烦恼是不同的烦恼。
他如果同她说他有烦恼,她可能会说他饱汉不知饿汉饥。
他于是从没想过要打破什么,直到那封情书。
那封情书没有署名,但他认得她的字迹
他确定是她写的,除了字迹,还因为他亲眼见到了她在池塘边创作它的过程——
她在池塘边念博尔赫斯的诗:
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?
我给你瘦落的街道、绝望的落日、荒郊的月亮。
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。
…………
比起她略显滑稽的英文,她中文字正腔圆,配合她清冷的音色,有种莫名的魔力,仿佛一下子就能带人进入某种意境。
那天,他听她念了无数首情诗:俗套的,热烈的、别致的、高远的……
就在他好奇到底是哪个男生那么厉害,能让她绞尽脑汁地表达爱意时——
他收到了那封情书。
第35章不平
她怎么会给他写情书?
他们根本都没有说过几句话——
但如果她和那些“知好色而慕少艾”的女生一样呢?
那次暴雨事件过后,在一些公共场合,他明显感觉到她的视线也会有意无意停在他身上——
难道她真对他有意思?
那年,高宴高二,严裕华刚被确诊出癌症,家里生意不得已要更多地指望高程,而本来打算等高宴一考上大学就出国的高岚夫妇,也不得已再次搁置了移民计划——
两个家庭都生出了新的矛盾。
日子鸡飞狗跳的,高宴根本没想过谈恋爱。
但如果对象是余欢,就算要拒绝,也应该尽量用一种柔和的方式——
高宴这么想着,等到了情书上的地方赴约时,却见到了新来的转校生。
“情书是你写的?”高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心头居然有种说不清的、隐隐的失落。
“……是啊。”对方有些心虚地承认。
“是吗,